联系人
程经理
电话
0531-84233822
手机
13954115865
1574931819
邮箱
1574931819@qq.com
地址
济南市济阳区黄河大街海创工业园
2020-01-22 12:45:12
摘要:主要介绍了高空作业升降平台的定义、分类、特点、技术状况和我国市场情况,并提出了我国高空作业升降平台的发展方向。
1.高空作业升降平台的定义和特点
在我国,广义高空作业升降平台是指具有动力行走机构并能在地面上行走的高空作业平台。高空作业升降平台的狭义定义(以下简称高空作业升降平台指狭义范畴)是指使用固定车辆底盘作为专用车辆管理的车载高空作业平台。
高空作业升降平台的主要特点如下:一是载人作业要求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次,它主要用于城市,对产品外观的要求比其他工程车辆更高。第三,城市空间的使用要求高空作业升降平台在满足工作高度的前提下,尺寸应尽可能小,以提高其通过性能,扩大其使用范围。第四,操作条件多,操作要求和操作环境差异很大。因此,它需要有各种结构和特殊功能。
(高空作业升降平台类别)
2.高空作业用升降平台的分类
高空作业平台根据伸展机构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臂架、剪式和桅杆式。
臂架式高空作业平台具有伸缩和变幅功能,具有工作高度高、工作范围广的特点。目前,世界上1亿多架高空作业车采用臂架结构,国内外大多数高空作业车也采用这种结构。臂架可分为伸缩型、折叠型(也称为曲臂型)、伸缩折叠混合型等。其中伸缩式折叠混合型技术含量高,功能强大。臂架式高空作业平台(非汽车底盘)主要用于船舶工业安装与维护、建筑施工作业、电力安装与维护作业等。然而,高空作业车(汽车底盘)主要用于城市路灯管理、电力建设、交通设施安装和维护等。
本发明具有垂直升降功能,其特点是在升降高度小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大载荷升降,承载能力可达几百吨。然而,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即在升高状态下横向稳定性差的缺陷,产品的高度规格受到限制。目前,剪式结构主要用于高空作业平台(不是汽车底盘),很少形成特种工程车辆公布的高空作业车产品。这些产品主要用于工程建设、建筑施工、室内高级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等。
桅杆式高空作业平台还具有垂直升降功能,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具有导向性好、刚性好、稳定性高的特点。这种产品重量轻,形状紧凑,规格繁多。平台的垂直高度已超过25m。目前,以皮卡为底盘的桅杆式高空作业车已被列入特种车辆目录公告。这些产品主要用于建筑物业管理、电站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交叉口监控设施的维护、运输中心的维护以及航空航天工程。
高空作业平台(不是汽车底盘)有三种常见的电源:一种是用燃油发动机作为电源(驱动液压泵),另一种是用蓄电池的DC电源作为电源,第三种是用市政交流电源作为电源。为了适应更广泛的工作条件,还有两个或更多的电源。目前,高空作业车辆通常使用安装在车辆发动机上的动力输出装置来驱动液压泵作为动力源。使用燃料发动机作为动力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在野外使用。缺点是燃料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染物和噪音。电池电源的优点是清洁和低噪音。缺点是一次充电后的使用时间有限,只适合室内使用
折叠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技术成熟、可靠、耐用,具有升降功能,价格低廉。它是一种在中国拥有大量制造商和大量市场销售和占有的产品,在国内占据主流地位。这种产品的缺点是折叠状态下的臂之间没有重叠,并且运行状态下的结构尺寸相对较大,这限制了折叠臂产品的操作高度范围(基本低于25m)。
(折叠臂式高空作业平台)
伸缩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结构紧凑、体积小、动作简单直观、工作效率高,是目前世界上的主要产品。然而,由于其结构复杂,对控制系统和制造能力要求高,仅在2010年后才在中国迅速发展,但其受欢迎程度仍远低于折叠臂产品。
本发明的臂架结构是折叠臂和伸缩臂的组合,产品具有折叠臂和伸缩臂工作性能的优点,灵活多变,快速快捷,结构特别紧凑,主要用于工作高度在30m以上的产品。由于这类产品结构复杂,对设计和制造能力要求高,我国混合臂高空作业平台的生产和销售量很小。目前,只有少数独立开发和生产的混合臂产品。
高空作业平台根据是否可以带电作业分为绝缘和非绝缘两种。绝缘高空作业平台的工作平台和部分工作臂由绝缘材料(一般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工作平台与地面之间的阻抗很大,人员可以在高压线不通电的情况下工作。非绝缘型无绝缘功能,不能通电。由于绝缘工作平台、绝缘臂等关键部件的技术在我国还没有完全掌握,目前国内绝缘产品基本采用进口工作装置和配套国产底盘的方式。
5.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现状
在北美、欧洲、日本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高空作业平台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北美的总市场约为50万台,包括美国的30多万台和日本的10多万台。我国高空作业平台行业形成时间比其他工程机械晚得多,因此在产量、产值、企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方面都非常薄弱。相比之下,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目前的总量估计约为2万台。制造厂主要是中小型企业,甚至许多是小型和微型企业。
随着人们对安全的关注以及对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的追求,越来越多的租赁企业开始应用高空作业平台进行施工。在这种背景下,从在中国开设办事处到在中国设立工厂,许多外国企业都把目标对准了中国市场。例如,美国公司GENIE在常州设立了工厂,美国公司JLG在天津设立了工厂。许多国内企业也涉足该行业,加大研发力度,扩大生产规模。许多企业甚至达到了上亿元的年销售额。
截至2015年2月12日,第269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已发放。有48家国内制造商发布了高空作业车产品公告,产品公告中列出了395种产品,包括52种绝缘产品和343种非绝缘产品。在非绝缘产品中,231个是折叠臂,62个是伸缩臂,35个是混合臂,11个是垂直提升臂。根据工作高度,公布了23种工作高度小于10m的小产品、332种工作高度为11-25m的常规产品、29种工作高度为25-35m的产品和4种工作高度大于35m的产品。在所有发布高空作业车产品公告的制造商中,产品公告数量排名前5位的是:徐州海伦哲专用汽车有限公司59家、湖北江南专用汽车有限公司38家、杭州爱知工程汽车有限公司37家、沈阳北方交通工程有限公司36家、徐
注:在表中-这意味着制造商目前还没有进入生产前10名,也没有具体的生产数据。
表2
国产高空作业车总产量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年度生产站
2473
2814
1780
1966
1910
十大总产量(台湾)
2282
2589
1629
1770
1722
总产量前十名
92.3%
92.0%
91.5%
90.0%
90.2%
表3
主要制造商(台湾)高空作业车销量
2014年排名
企业名称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1
徐州的海伦哲
508
366
414
353
301
2
杭州爱知
419
319
356
425
414
3
徐工
228
119
70
62
20
4
湖北江南
187
234
205
163
100
5
湖北李成
173
170
128
100
85
6
北部交通
140
114
166
174
140
7
夏龚楚生
99
59
25
33
0
8
杭州中汽
47
38
28
27
29
9
北京三星
43
41
56
49
41
10
凯特,北京
41
29
34
34
37
表4
中国高空作业车总销量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全国销售总额(台湾)
2024
1627
1596
1581
1302
十大销售(台湾)
1885
1465
1489
1409
1189
十大销售总额比例
93%
90%
93%
89%
91%
根据过去五年颁发的许可证数量,高空作业车行业的市场增长稳定,2014年大幅增长。在主要制造商中,徐州和龙哲和杭州爱知处于行业地位,优势明显。徐工、湖北江南、湖北李成和北方交通已售出100多台,行业处于稳定状态。其中,徐工近年发展迅速,预计将对集团产生影响。夏宫楚生、杭州中汽、北京三星和北京凯特都在行业的前列,但是他们的生产和销售都不是很大。
6.我国高空作业升降平台的技术现状
中国高空作业平台行业的稳步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制定了高水平的产品标准。国家标准GB9465-1988 《中国专用汽车行业月度数据服务报告》、行业标准JG5099-1998 《高空作业车》、国家强制性标准GB25849-2010 《高空作业机械安全规则》、国家推荐标准GB 《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设计计算、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T 27547-2011等。对指导和监督我国高空作业产品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行业协会积极推进行业自律,提出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对行业规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第三,主要制造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在开发新产品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第四,产品的应用范围和频率不断扩大,这对促进行业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空作业需求的不断提高,高空作业平台出现了新技术和新结构,特别是在复杂环境中使用的新技术的适应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从技术角度来看,中国高空作业平台产品类型基本符合国际市场。臂架式高空作业平台的主要制造商包括湖南兴邦、湖南云翔、浙江定力、湖北菲尔曼、北京重工等。剪刀式高空作业平台的主要生产企业有浙江定力、湖南兴邦、湖南云翔等。桅杆式高空作业平台主要生产企业有杭州赛奇、浙江定力、北京重工等。高空作业车的主要生产企业有徐州和龙哲、杭州爱知等。在上述国产产品中,臂架型和剪刀型与国外先进产品在高度、底盘和行走型上仍有一定差距。桅杆式高空作业平台在升降同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突破,处于结构多样性和高度大的位置,但在外观造型和工业设计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从品牌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无法与国际品牌相提并论。虽然近年来大量国产品牌已经出口到世界各地,但它们仍然以普通产品甚至低端产品的形式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订单。在国内市场,虽然国内品牌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市场表现并不令人满意。总之,与国际品牌相比,国内产品在技术水平和用户信任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与当前国际发达地区相比,我国高空作业平台产品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产品结构相对落后。目前,折叠臂仍是我国高空作业车辆的主要类型,而性能较好的伸缩臂和混合臂是国外发达地区的主要类型。第二,大型企业缺少小产品和高档产品。我国大部分工作高度低的产品采用轻型卡车底盘和折叠臂结构,导致这种机器体积大。国外工作高度低的先进产品采用微卡底盘和伸缩臂(或混合臂)结构,真正实现了产品的小型化。在操作高度方面,芬兰的博朗涛、德国的鲁斯曼和奥地利的帕尔芬格(Palfinger)都有操作高度超过100米的产品,而中国目前的产品操作高度只有45米。第三,绝缘产品关键技术缺失,应用范围狭窄。第四,人机工程学和控制精细化的程度需要提高。国外先进产品操作界面清晰,功能布局合理,安全说明完整,人机交互友好,产品控制精细,变速稳定,冲击小,微动性好,操作舒适,安全感强。国产产品的各种功能和安全设置基本齐全,但使用的舒适性和方便性仍不尽如人意。
7.促进我国高空作业平台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目前,我国高空作业平台行业仍处于成长阶段,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然而,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不容忽视。只有通过许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加快产品技术升级。高空作业平台是一种高风险产品。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国内企业应借鉴欧盟等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要求和具体做法,加大研发力度。这样,不仅可以真正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避免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具体来说,国内企业应从国内外产品的差距入手进行研究和分析,重点关注大高度规格、底盘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智能控制以及IOT技术的应用。
加快法律法规的颁布。欧美国家有成熟严格的高空作业安全管理体系,非法高空作业的成本和法律风险非常高。欧美以外的许多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马来西亚、韩国等劳动组织也建立了相应的制度。相比之下,我国相应的政策法规不配套,高空作业安全管理不规范,实施不严格,高空坠落事故处理成本相对较低。特别是法律意识薄弱和一次性投资成本高,导致高空作业平台行业的市场容量远远低于预期。
改变安全概念和使用习惯。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坠落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惊人,不规范高空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起重机上额外安装了吊篮,高空作业人员将被派往高空作业。叉车上还安装了一个机架,高空作业人员站在机架顶部,利用叉车的提升功能将人员送往高空。此外,在钢结构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人员从钢结构立柱爬到高空作业,没有任何保险措施。至于人字梯、简易脚手架等的使用。对于高空作业来说,这更为常见。
高空作业平台生产企业有责任将安全理念带给施工人员,为社会提供安全、经济的本质安全专业设备。政府行政部门应将高空作业安全视为公共安全,通过建立必要的规范,改变人们的安全观念和使用习惯。建筑
此外,对于一些大型建设项目,只有一家企业或几家企业无法在设备、技术和资金方面为用户提供建设支持。是否有骨干企业组织和领导行业从方案设计、设备选型、技术支持人员等方面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它不仅能使资源配置更好,项目建设更快,工程过程更安全,而且能使产品开发更贴近实际,使工业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当然,这仍然是一种新商业模式的想象,这需要业内有识之士共同探索和实践。
8.我国高空作业升降平台的发展趋势
中国租赁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高空作业车的范围和频率的增加。据估计,在5年内,国内市场仍将以14 ~ 20米的折叠臂产品为主。小型化和紧凑型产品将迅速发展。伸缩臂和混合臂产品的市场份额将逐渐增加。消费少、需求少的大高度产品的开发仍将相对缓慢。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促进产业升级,我国高空作业平台企业应调整结构,升级产品,优化性能。
加大伸缩臂和混合臂产品的研发力度。伸缩臂和混合臂产品技术复杂,成本高,但与折叠臂产品相比,其使用性能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主要制造商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逐步加大了伸缩臂和混合臂类产品的研发力度。
提高产品安全性。虽然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可以实现产品的基本功能,但这些产品的安全系数低,安全隐患大。随着人们对产品认识的提高和国家对产品监管力度的加大,符合标准规范、安全可靠的产品将会有更多的优势。
开发差异化产品。目前,我国折叠臂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与产品类型单一、用户需求单一的现状密不可分。随着高空作业产品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设计出更加差异化的产品。
优化智能控制技术。相关企业可以通过选择或开发专用、高可靠性、高精度传感器来提高检测精度和识别可靠性,增强控制器决策的合理性和人性化水平,解决当前智能高空作业平台存在的功能积累和故障较多的问题。此外,高空作业平台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使系统能够自动实时识别、定位、跟踪和监控产品,并智能处理故障信息。
(摘自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网站,编辑调整)
程经理
0531-84233822
13954115865
1574931819
1574931819@qq.com
济南市济阳区黄河大街海创工业园